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家访谈 ·
姚希贤,中西医结合的国医大师与学术先驱:肝病之辩证验方

日期:2024-05-14

浏览量:97

姚希贤,1930年6月出生于河北省衡水市的一个汉族家庭,是中国民主同盟的成员,也是西医内科学领域内的杰出专家,并享有国医大师的崇高荣誉。作为中国中医科学院学部委员以及河北医科大学的内科学教授与主任医师,他在中西医结合的临床、教学与科研工作中贡献卓著。

自幼年起,姚希贤便展现出对医学的兴趣与天赋,13岁时便随其叔叔学习,参与诊断、抄写药方及配药工作。1950年,他顺利考入一所西医院校,系统学习现代医学知识。五年后,即1955年,姚希贤从河北医学院医本科毕业,并留校在内科部门工作,同时担任起“西学中”桥梁的角色,促进中西医的交流与融合。同年7月,他正式投身中医临床实践,开启了长达数十年的医学生涯。

在1979年,面对乙型脑炎与肝炎的疫情挑战,姚希贤积极参与到病患的救治工作中,展现出了高度的职业责任感与精湛的医术。随着职业生涯的发展,1996年,他被选为博士研究生导师,指导新一代医学人才的成长。次年,姚希贤被任命为河北省消化病研究所所长,进一步推动消化系统疾病的科研与临床治疗工作。2002年,因其在消化学科的突出贡献,被评选为“国家重点学科消化带头人”。

进入新世纪,姚希贤的成就与影响力继续扩大。2019年,他因对河北医科大学学术发展的重大贡献,被评为“建校125周年学术贡献人物代表”。而到了2022年,姚希贤不仅当选为中国中医科学院学部委员,还荣获了第四届“国医大师”的称号,这无疑是对他在中西医结合领域所做贡献的高度认可。

姚希贤教授在医学上的贡献不仅仅体现在临床实践上,他还是一位致力于理论研究与创新的学者。他提出的“瘀血证”理论,结合现代医学研究成果,研发了如“益肝康”、“胃忧康”等中药,有效治疗慢性肝病与胃病,显著提升了患者的治疗效果。在学术思想上,姚希贤强调“中西医并重”,提倡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治疗原则,主张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灵活运用中西医治疗手段,展现了他对医学深度理解与跨学科整合的能力。

除了科研与临床,姚希贤还在教育与国际交流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他创建了河北省首个中西医结合消化病实验室及消化病研究所,培养了众多中医徒弟、博士与硕士研究生,同时积极推广中医药文化,多次在国际学术会议上分享他的研究成果与临床经验,增进了中西医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姚希贤医生以其高尚的医德、深厚的专业素养和不懈的学术追求,成为医学界的一座丰碑。他不仅在慢性肝、胃病治疗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更以身作则,诠释了作为一名医者的责任与担当,为后辈树立了学习的榜样。

在活血化瘀的细致调理中,三棱与莪术仿佛细雨轻风,温柔地软缩着肝脏的僵硬;而鳖甲则如春日暖阳,缓缓融化脾脏的坚韧。甲珠在这和谐的乐章中,扮演着协奏的角色,增强了前者的效力,共同编织着生命的恢复之曲。姚希贤大师深谙此道,在面对慢性肝炎、肝纤维化及肝脾肿大等疾患时,尤为重视患者体质的虚弱,故而偏爱丹参与黄芪的双重奏效,辅以赤芍与当归,犹如为血液循环与瘀阻之间搭起一座桥梁,强化了活血化瘀的力量。同时,他巧妙地融入消积软坚之品,始以小剂量,渐进调整,体现了医者细腻入微的关怀。

谈及肝病治疗,维护脾胃功能如同护航之舟,不可忽视。古语云:“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姚希贤教授深知此理,强调“实脾则肝自愈”的治疗智慧。于是,炒白术、茯苓、内金与人参或西洋参的组合,成为他手中的法宝,加之厚朴与柴胡的默契搭配,一补一运,既疏肝又健脾,气机得以顺畅,食积亦随之消散。对于那些无吐酸烧心之苦的患者,添入山楂,更添一份消化之功。而广木香与厚朴的联袂出演,无疑为行气消化领域增添了一抹亮色。

面对脾虚或肝郁脾虚,症见食欲不振、腹部胀满,脉象弦滑,舌苔似碱般白厚,伴有食滞者,姚教授善用鸡内金与莱菔子,后者温和入脾、胃、肺,擅长消除食积、降气祛痰,但提醒体虚无积者慎用,以免损耗正气。

至于脾胃虚弱,症见脘腹胀满、饮食不振,舌苔或白或腻,脉象沉滑,姚希贤主张在健脾理气的同时,融入芳香化浊之妙,如藿香、砂仁与厚朴的巧妙结合,它们不仅能够和中止呕,还能祛除暑湿,为脾胃带来一缕清新之气。而对于恶心欲呕的患者,则精心选用清夏或姜半夏,以毒攻毒,燥湿化痰,使呕吐得止,脾胃复安,彰显了中医治疗的精妙与平衡之美。


分享:

主办单位:当代名医 

Copyright 2009-2024 当代名医

邮箱:dangdmy@163.com.